“雙碳”交通運輸工作咋干?聽聽專家怎么說
發布日期:
2022-10-12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國家郵政局印發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對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切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實施意見》印發后,如何更好地實施推進成為行業學習討論的重點。本報邀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方海進行解讀。




面臨形勢緊迫 減排任務艱巨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統籌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行業綠色發展路徑日漸清晰,目標任務要求更加明確,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我國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和機動化“三化疊加”發展階段,交通運輸緊密貫穿于生產鏈條、聯系著終端消費,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高水平的運輸服務,交通運輸領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個時期內仍將保持剛性增長,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領域和主戰場。


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當前,距離2030碳達峰已不足十年。從時間來看,“十四五”時期既是起跑期,又是加速沖刺期。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項復雜工程,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處理好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減排的關系,合理確定近遠期目標,分階段制定措施,根據各地實際分類施策,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社會風險,確保安全降碳,避免“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


《實施意見》的及時出臺,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對于交通運輸系統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實施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這一艱巨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綠色成效顯著 奠定基礎優勢


“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加快綠色交通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運輸結構明顯優化。

以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鐵路運能提升、水運系統升級等“六大行動”,運輸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鐵路和水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8.9%9.2%。多式聯運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年底,共開展三批70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累計開通450條多式聯運線路。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效果凸顯,組織開展兩批共46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三批共87個城市的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為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運輸裝備清潔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不斷提高。截至2021年,全國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比例已超過66%;46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成為全國新能源物流車推廣的主陣地,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車累計新增8.6萬余輛,保有量超20萬輛,占全國新能源物流車總量的60%以上;郵政快遞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保有量突破6萬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不斷增加。LNG動力船舶保有量達300余艘,全國港口岸電設施覆蓋泊位約7500個,集裝箱、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五類專業化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達75%。國家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替代設施全面使用。

綠色出行成效顯著。

通過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逐步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地面公交為主體、社區公交、定制公交、慢行交通等多樣化綠色出行體系,全國已有109個城市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69條,運營里程8708公里,2021年完成客運量237.1億人次,較2020年增長約35%。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城市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擔率達到50%以上。特別是,深圳城市交通綠色出行分擔率達77.42%,高峰期間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62.6%。2021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共享單車騎行量均實現歷史性躍升,公共交通客運量53.8億人次,同比增長30.6%;共享單車騎行量9.5億次,增長37.6%;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74%,增長0.9個百分點。




錨定雙碳目標 謀綠色低碳新篇


《實施意見》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統籌推進、堅持節約用能、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科學有序”四項工作原則,聚焦重點任務,明確了優化運輸結構、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積極引導低碳出行、增強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新動能四個方面的具體舉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雙碳”交通運輸工作咋干?聽聽專家怎么說


一是優化交通運輸結構。運輸結構調整是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但目前交通運輸結構仍以公路運輸為主,鐵路、民航機場等主要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較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公路貨運量所占比重高達75%,而鐵路貨運量所占比重僅為9.2%,鐵路和水運低能耗的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結構仍需優化。


針對當前交通運輸結構存在的問題,《實施意見》要求,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完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際綜合立體交通網,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整體效率。提高鐵路水路在綜合運輸中的承運比重,持續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優化客貨運組織,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


二是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運輸工具裝備的綠色低碳轉型是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內容,重點要抓住動力低碳替代和運輸工具自身能源效率提升兩個關鍵點。然而,目前我國交通運輸低碳裝備占比不高,重型載貨車、船舶的新能源替代受到技術成熟度、產能支撐、消費意愿以及基礎設施配套等制約,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清潔能源推廣應用以及交通運輸裝備能效水平提升仍需加快。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有序開展純電動、氫燃料電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車輛、船舶的試點。推動新能源車輛的應用。探索甲醇、氫、氨等新型動力船舶的應用,推動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的應用。積極推廣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加強交通電氣化替代,推進鐵路電氣化改造,深入推進機場運行電動化,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不斷提高岸電使用率。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網絡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提高燃油車船能效標準,制定適應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的營運車船能耗限值和碳排放準入標準,引導行業選擇和使用高能效車船,加快老舊運輸工具更新改造,提升交通運輸裝備能源利用水平。


三是積極引導低碳出行。推動形成綠色出行服務體系是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從出行需求源頭上促進交通運輸系統減排的重要抓手。從公眾需求看,公眾出行向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發展,交通運輸供給要更加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提供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礎設施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公交都市建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絡,提高公共交通供給能力,鼓勵運輸企業積極拓展多樣化公共交通服務,改善公眾出行體驗,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推動自行車、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統發展,加快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綜合施策,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提升綠色出行裝備水平,大力培育綠色出行文化,完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


“雙碳”交通運輸工作咋干?聽聽專家怎么說


四是增強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新動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基于國家政策自上而下開展的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必然要從根本上摒棄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依靠新技術、新機制催生的新發展動能,加快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目標要求全面融入各地區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規劃,強化有關專項規劃的支撐,加強各級各類規劃的銜接協調,確保各地區各部門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交通運輸工作目標要求協調一致。提升交通運輸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合成燃料等低碳前沿技術攻關,鼓勵支持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低碳技術和裝備研發,培育行業相關領域重點實驗室,加強交通運輸領域節能低碳技術宣傳、交流、培訓以及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加強政府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法規、標準、制度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碳排放權、用能權有償使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的新局面。


本文來源? 交通發布

作者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方海

編輯丨楊雷 廖芊

審核丨林芬 梁微

監制丨孫英利


相關推薦

“雙碳”交通運輸工作咋干?聽聽專家怎么說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國家郵政...
研華科技:擁抱工業通訊新趨勢,以創新研發引領未來
“?研華不會為了追求低價而放棄對產品零件、原材料的高要求,“好品質”、“高性價比”才是滿足客戶與產品設計的基本方向?!卑殡S著IT、OT技術的深度融合,...
研華賦能電力能源國產化,安全助力企業更“芯”換代
項目背景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和相關政策的推行,智能電網等新型電力系統信息化的雙碳改革正加速啟動,傳統變電站正加緊腳步利用信息科技將更多的電力設備...
突破關鍵技術,戶外自助點餐機再現益邏科技Elo硬實力
(財經報)科技的迅猛發展,為餐飲行業帶來了更多想象和可能?,F今當人們還在感嘆門店自助點餐機的便捷性與現代化的時候,益邏科技Elo已經打破空間限制將自助...